显示标签为“旅游”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旅游”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4年6月10日星期二

別樣的海邊之旅——丹絨士拔的另一面

說到旅遊,我們的眼光往往很自然地就往外看去,看向鄰國、看向東南亞、看向世界。
上週有朋自遠方來,她在吉隆坡市區轉了四天,最後兩天半決定帶她到海邊看看這裡的漁村,感受熱帶國家的不同。我發現自己很貪心,因爲我帶她到了丹絨士拔這個地方,想要讓她了解更多我國的種種。
一般我國華人提到丹絨士拔,腦海裏出現的往往只有丹絨士拔新村這個雪州沿海的華人漁村,通常來到都只會大享海鮮美食、走走情人橋,再不然就是買百香果、紅毛榴櫣、ambla果汁來喝,回去的時候再帶上蝦餅、魚餅、木薯片等零食作手信。其實,這個漁村出海捕魚的漁船已經銳減,有好一部份居民已經轉業務農——种油棕、開養豬場,當然也有不少人靠旅遊業吃飯。但是,沒有多少遊人注意到這附近有許多原住民居住,雖然通往丹絨士拔的路上有路牌顯示。而我因爲認識了一個當地的畫家,有幸見識到了丹絨士拔這個一般遊客只想到喫喫喝喝的地方的另一面。
這次由那個畫家朋友帶領我們往丹絨士拔稍北的林深處感受當地原住民Mahmeri族的文化、欣賞他們藝術的美。那個畫家朋友帶我們走訪了當地原住民的廟、雕刻工作間,以及他的兩個“秘密”基地——他原住民朋友的別墅和原住民聚落裏的小亭子。我們在原住民的廟裏不只看到了我們並不熟悉的偶像,還看到了華人傳統信仰的影子。他們供奉的偶像不但有長牙長耳大眼只有頭顱的,也有我們熟悉的龍和蛇——當然他們龍和蛇的形象與中國傳統的還是有些許差別的,而更接近東南亞尤其是泰國的龍和蛇的形象。讓我們更倍感親切的是其中一間廟——龍蛇廟所用的供奉用具,他們用華人的香爐,所以他們也插香祭拜,還有他們也在廟前插旌旗。
來到原住民位于海邊的別墅,除了寫意地體驗了何謂悠哉閑哉,還感受到了原住民血液中那股對海的眷戀。其實他們現在已經往内遷居,但仍然在他們的保留地海邊搭了幾間高腳屋充當別墅,供自己度假或招待朋友來小住。

當然我們的收穫遠遠不止如此。看到那些挂在廟裏、小亭裏的籐竹編織物,還有擺放在雕刻工作間裏形形色色的面具、雕刻品,我只能讚嘆他們的創意與想象力,羡慕他們仍擁有神話的思維。看著那些樸拙但充滿生命力的藝術品,體驗著原住民悠游寫意的生活,感受著原住民仍不泯滅的熱情對待,自己長期呆在淡漠的城市的身子仿佛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心靈仿佛找回了連接大地母親的臍帶。
這趟別樣的海邊之旅,可惜的是未及深入了解Mahmeri這海邊原住民族群,只來得及參觀,卻少了與當地原住民的深一層的交流。看著原住民伯伯一臉親切笑呵呵的樣子,由於對這民族極爲陌生,雖然不知道除了一般的寒暄還能和他說什麽,但是眼神中、肢體之間對對方的尊重,以及感受到彼此對這片土地同樣的熱愛,卻讓我們相處得極爲舒服自在。
我想當我們面向世界,胸懷世界的同時,別忘了好好地看看自己立足的地方也是多麽的神奇多元,才不枉此生自己身為馬來西亞人。

文字原載自《東方日報·龍門陣·葉落知秋》2014年6月16日
http://111.90.137.166/index.php?option=com_k2&view=item&id=122187:&Itemid=209



















2013年11月26日星期二

吉隆坡十大景点介绍(艺术路线)

下文转载自网友Leonarde Yiu 的帖,觉得挺好的,很适合用来招待外地朋友,不然每每别人问我吉隆坡什么好玩好看的,说出来的都是一些很制式的景点,说太多历史人家也不一定能够感受到其中吉隆坡人的感情,自己平日爱溜达的地方也不见得多特别,所以下文的介绍挺好的。另,有个朋友追加了一处景点——KL Museum, 还特别强调不是国家博物馆,看来这个国家博物馆还真的惹人嫌。


有朋自远方来,若只能停留一两天,我通常会按照这条路线走。。。
1) KL BIRD PARK COFFEE HOUSE--本处绝对是用早餐的第一选择! 鸟园门票很贵,没有必要进去。。。但识途老马的,会知道旁边那个餐厅是免买票就可以进去的。。。看什么呢!? 当然是看我们国鸟---大犀鸟也! 犀鸟是很神奇,有灵性的禽类,相信惟有东南亚一带有。。。坐在咖啡厅的凉台用早点,除了可以猛吸负离子空气,也可以感受晨曦的阳光从密麻的树顶中穿透下来,顿然有伊甸园的感觉。。。虽然这里的食物做的不好吃,但却有一样东西你在全马哪里都接触不到的,那就是---近距离与犀鸟互动! 由于咖啡馆依然置身于鸟园内,天罗地网铺天盖地,成群鸟儿就在你眼前飞来飞去。。。先来报到的是一群鹭鸶。。。它们很嘴馋,会直接飞来你座位前的栏杆处,等你喂食。。。你可以把你面包撕成小粒块,慢慢的边喂边逗它们玩。。。假若运气好,那大家伙(犀鸟)也会过来,它先在对面的树梢上打量你,替你唱歌,打眼神。。。若觉得你慈眉善目,会更接近一步,甚至直接飞到栏杆来,让你拍照个够本! 当然,你一定得犒赏它。。。你丢面包碎它不吃,它看上的是鸡蛋也! 犀鸟在野外是吃水果也吃虫子的,但请大家合作一点,千万不要喂它吃其他的,以免把我们珍贵的国鸟吃死掉好吗。。。!?

2)ISLAMIC ART MUSEUM--吃完早餐看饱犀鸟,顺道下山,转角就来到这伊斯兰博物馆。  老实说,我们国家博物馆陈旧不堪,几十年的东西从来不换,布置又阴森恐怖,实在没啥看头。。。但这个博物馆里头的东西就非常精彩了!(据说很多中东文物是从那里的博物馆借来的)。我想大家大概没有什么机会去中东游玩的,但毕竟伊斯兰也是一个伟大的文明,他们的艺术品也是很精致的。。。再加上本地马来文物(比国家博物馆还精彩),我觉得把外国朋友带来这里,让他们眼界大开,是很光荣的一件事!
3)SULTAN ABDUL SAMAD BUILDING AND TEXTILE MUSEUM
看完博物馆顺着路走出去,一个左转弯就看到我们吉隆坡的旧坐标---大钟楼! 本人觉得英国人在殖民时代留给这个首都最佳礼物就是大钟楼及火车站了! 双峰塔固然要看,但这两栋建筑物更有历史人文价值,是非看不可的! 把车子停到广场地下层, 是该谋杀菲林的时候了! 卡嚓完了后,过个马路,就来到TEXTILE MUSEUM。。。这个小小不起眼的博物馆,很容易被错过。。。相信本地人十个里头九个半都没来过,对吗!?AA。。。 但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还不收门票呢!)。。。而且,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这里,你会看到本地马来人,华人(NYONYA BABA),土人及印度人昔日最精致的服饰及布料。。。还有还有,那些精致得不得了的金银首饰,看到我这个古董佬口水直流---市面上根本不可能会碰到的精品,这里头一目了然,包你看到你CHEKCHEK声赞不完!

4) MASJID JAMEK AND CENTRAL MARKET
从TEXTILE MUSEUM走出来,徒步走,不到100米之遥,走到桥头往左看,你会看到全吉隆坡最古老的回教堂。 若朋友觉得没啥看头不进去也罢,但外观还是非常有特色的一栋建筑。。。妙的是,此栋建筑坐落在两条河的交汇口,而吉隆坡的马来文名字KUALA LUMPUR( 直译是泥泞交接口)的由来就源自此地了! 看完了走过桥,左边有一栋非常典型的老房子,维修得很不错,白色的建筑配上黄黑色的窗子,格外凸显,非常入画也入相片! 老实说,吉隆坡才开埠百来年,早期的建筑物都是木盖的,无一保留下来。。。用水泥起的建筑,最早也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盖的。。。而这一区,就是吉隆坡发迹地带,所以老房子最多也最集中,喜欢摄影的朋友,必定要好好在这里穿梭其中啊。。。
拍够本后,马上徒步到我们本地最出名的手工艺中心---中央艺术坊(CENTRAL MARKET)。 之前那篇曾吐槽说里头贩卖的工艺品十之八九皆来自邻国,但毕竟琳琅满目,逛完老城也必定汗流浃背,进来吹吹冷气也好啊! 甭管东西是本地还是外国制造,此地的确是全市工艺品最集中的地方,游客也很多。。。走了那么久也累了该吃午饭了---介绍里头在楼上角落头的PRECIOUS餐厅---老板曾经是跟我同行,后来开餐厅更赚钱,就把古董保留下来当本店的装饰品。。。里头的座椅全老的,墙壁上也挂着些陈年的牌匾,刺绣及祖宗像,还有四樽大佛像,非常的典雅,甚至庄严。。。这里主菜是NYONYA FOOD,若外国来的朋友,必定要让他们尝尝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娘惹菜系! 别吃太饱,记得还有那独特的饭后甜点哟。。。
吃完后,该来本店《〈 集珍庄少数民族文物馆 〉〉ART HOUSE GALLERY MUSEUM OF ETHNIC ARTS看看了!不是我老王卖瓜---本店被CENTRAL MARKET特别介绍,指明MUST SEE! 全世界最畅销的旅游指南LONELY PLANET也有介绍。。。而TOURISM MALAYSIA也来本店取景,估计明年大马旅游年宣传广告会有一幕。。。而这里头的陈设,以东马跟婆罗洲的少数民族文物为主打---也是全西马唯一一家。。。不看自己走宝。。。AA。。。

5)陈氏书院---大家知道在广州也有一家吗!? 但那家规模大多了。。。陈氏书院的创办人是陈嘉庚,南洋华侨,发迹后回到原居地盖了陈家宗祠。 吉隆坡这个虽然规模小多了,但话又说回来,华人开辟的吉隆坡,遗留到当今最漂亮,最能展现华人建筑及雕塑工艺的,非此莫属!最大亮点是屋檐上的石湾陶雕。。。
6)KL TOWER
从陈氏书院出来,开车再绕,不出10分钟,就可抵达BUKIT NANAS山脚。。。虽然KLCC可以免费上去88楼看全市景观,但七早八早要先去排队(未必拿到票),然后下午再折回去---谁那么空闲啊。。。!? 反之,来这里,给钱就搞定(二十元!?),立马就坐电梯冲上云霄。。。假若天气好,真是一览无遗,看到云顶呢。。。对于不熟悉地理的人,请你注意看看,其实整个吉隆坡是在山谷里(KLANG VALLEY),三面环山,唯有往西是平地,所以吉隆坡地皮贵是有道理的。。。AA。。。

7)CARCOSA SERI NEGARA
看完了市景,该去歇息一下,喝个下半午午茶吧。。。到湖滨公园里头的这家非常典型英式房子去品尝非常典型的英式下午茶吧! 也许很多不是吉隆坡出生长大的朋友都不会注意到,但此建筑历史可悠久了。。。是英国驻吉隆坡第一任总督SIR FRANK SWETTENHAM 盖的,等于是英国最高官署的官邸啊。。。日据时代的日本鬼子也把这里当他们HQ。。。后来独立后曾经被搁置一阵子,尔后又改装成 六星酒店---当年来访的英女王都住这儿呢。。。由于坐落在山头上,从这里也可以一览全吉隆坡景色! 而每逢国家有VVIP贵宾来访,我们首相及官爷们经常来这里设宴。。。但平日守备不森严,普罗大众也可以自由进出。。。也非常适合来这里办婚礼或私人PARTY, 甚至拍婚纱外景。。。这里的ENGLISH HIGH TEA很正宗(五十元?),除了ENGLISH TEA, 还有ENGLISH SCONE也必须尝一口!

8)CANGKAT BUKIT BINTANG
入夜了,也该吃晚饭了。。。虽然ALOR街很热闹,很多本地美食。。。但对不起,本人很不喜欢HAWKER FOOD,都说了本地菜四多--油多,盐多,糖多,味精多。。。我情愿花多点钱,也比较讲究情调,跑到ALOR斜街,这里俗称酒吧一条街。。。本地洋人,乃至外国游客都很多。。。更是美女如云,非常养眼。。。虽然这里西餐厅随便算就二三十家,但本人最喜爱光顾的,是一家意大利老板开的叫CICCIO, 主打菜是PIZZA。。。里头有很正宗的土制炉,而且用材火烧。。。配上一瓶红酒,坐在餐厅外头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潮。。。MAMAMIA。。。但小心荷包大出血。。。随便两人吃个PIZZA叫个小菜配个红酒,三百块很稀松平常啊。。。但经历了漫长的一天,坐在这里与朋友天南地北的聊,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啦。。。

9)AMCORP MALL
假若第二天早上是个周末,那我必定带朋友到PJ AMCORP MALL,观看每个周末都举办的JUNK SALE。。。吉隆坡有几个地方都有跳蚤市场,但我独爱来这里,因为这里是唯一有旧货(包括古董)买卖的地方。就如你有眼光,还真会挑到一些‘漏网之鱼’。。。譬如,我就曾经在这里花200元买过一张藤椅,回去翻修一下,不出两星期后以2000卖出。。。AA。。。对于不喜欢古董的人,也很多其他东西看。。。有自制手工艺品,祖传食物,花草,首饰,玩具。。。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是喜爱恋旧人的天堂! 

10)KL PAC
这里是我们国家表演艺术的所在地,时常有音乐会,舞台剧,画展在此举行。。。地点在SENTUL WEST, 有点隐秘,除非你是识途老马,否则一般人路经门口也不会进去看看。。。这原本是个工厂,但旷地很大,绿油油的树林,仿佛到了郊外。。。最喜欢主楼里头的咖啡馆。。。落地窗玻璃,很现代的建筑风格,坐在里头喝咖啡聊是非,真是人生一大乐事。。。遇到凉快天气,喝完咖啡还可以到外边湖泊去转转。。。这里也是婚纱照取景的好地方啊。。。

有碍于题目限制,只能介绍到此了。。。而且请注意,由于本人是从事艺术行业的,所以选择的十大会偏向于文化与艺术多一点。。。AA。。。
(完)

2013年8月22日星期四

旅行

旅行,就是去一个地方对那个地方本身心存好奇,对自己这趟行程心存美意,感受自己经验范围以外的人生样貌。而不是换个地方消遣。

2012年12月13日星期四

Pahang Killer Plant (Chinese) 彭亨稀土厂



請大力傳出去:
英文版及國文版的視頻鏈接:
 ☞ English version: http://youtu.be/dWLD16sJq2w
 ☞ Malay version: http://youtu.be/RQP3EQ_xiPg

網友的分享:
 或許你還不知道的事~~
 真實故事。
 話說,他朋友和妻子日前往日本旅行,回來後妻子到醫院去檢查,卻被醫生告知感染了輻射,十年之內並不適合懷孕。
 日本福島核漏事件是一年半以前的事故了,日本又離開我們那麼遠,或許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感受才不那麼切身吧?
 問起會被感染輻射的原因,醫生說,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食用被輻射污染的海洋食物。
 會說起這個事故並不是呼籲大家少去日本旅遊,而是想要提醒自己,日本是個高科技和有著優良管理和問責態度的國度,日本尚且在核漏事件面前束手無策,任由禍害蔓延,危害到附近海域,甚至是時隔一年半後到該國旅行的遊客也會遭殃。
 那麼,這個態度傲慢蠻橫,在沒有天災的情況下建機場國會會漏水,建高架公路會龜裂,建體育館會倒塌的高度貪污國家,你又怎麼能夠做到對他們給予一丁點的信任和肯定,再把“核子廢料是安全的”口號喊得唯唯諾諾,卻響徹雲霄?
 不要再相信這個政權和體制,他們已經病入膏肓。

2012年10月7日星期日

去大港,有驚喜,在路上

 Cendol Bakar di Kg Assam Jawa, Latar, Kuala Selangor

這是朋友的意外驚喜:“傍 晚时分前往大港的路途中,大约靠近Bukit Rotan 的Kg Assam Jawa,被路旁的“Cendol Bakar”布条吸引。停下车来,发现Cendol档旁边已经停了相当多车子。布条还有一行小字:RUGI TAK RASO, REFIL PERCUMA,好像准备给顾客吃到饱。别小看这简单的茅草屋档口,竟然还提供Drive Thru服务。我点了Cendol Durian Pulut,还叫了一盒Tapai(发酵的木薯),果然好味道。这无意中发现的美食,让我接下来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心情舒畅。
希望有機會途經那裏也給自己驚喜。

2011年5月31日星期二

走在先人的足迹上看吉隆坡

星期日那天,我们走在吉隆坡老街上,来一次所谓的深度旅游。这几条街,说真的,没走过上千次,都走过五六百次。因为转车,因为工作,因为约会,因为做报告......这样的地方,理应很了解了——是的,曾有那么几个月,哪个屋檐长出了一点绿叶,我都察觉到了,但是,说到这些老街的历史,说真的,我们占百分之82本国史的历史课没告诉我们。充其量我只知道有Raja Abdullah、Yap Ah Loy、Tengku Kudin这几号人物,还有隐约记得一些名词:Kongsi gelap, lombong bijih timah, masjid jamek, kapitan......

走在和叶亚来有关联的老街上,我们重新认识吉隆坡老街,重新拼贴对吉隆坡的记忆。从大钟楼开始,我们知道在Sultan Abdul Samad任期内有许多建筑物建了起来,我们知道了所谓大英帝国主要建筑群的布局,我们知道那一年的大水和大火以及吉隆坡建筑材质的改变历史。再从大钟楼后面走到陆佑大厦再到叶亚来故居遗址(现中央艺术坊附近的HSBC)和小钟楼,看到所谓Neo Classical、Utilitarianism和Art Deco风格的建筑物,知道了小钟楼的由来,知道有间kopitiam的西式餐点很好吃很受欢迎......

我们还上去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去的叶氏宗祠的祠堂参观,虽然我姓叶。后来再到惠州会馆、仙四师爷宫、关帝庙参观。在这些地方我们似乎触碰到一丝一线有关中国南方以至南洋华人结社的历史、文化的情意结,开始看到一点南北中国建筑的特色等等。

也在这里,我体会到了不同民族的语言用词所反映的视野角度——KongsiGelap这充满黑暗色彩的马来名词、secret society这充满神秘色彩的英文名词、“公司”这相当中性的华文名词,三者讲着的竟然是同一件事物——当年我们的先祖南来为了生存无可避免地参加了这些现今看来黑白两道通杀的组织,而即使叶亚来这样有能耐的人也难逃加入“公司”帮派的命运,最后甚至将公司“发扬光大”,成了“老大”——甲必丹,但相信也因此劳碌过度英年早逝,但他也算“权倾一时”,出殡当天吉隆坡政府部门停止办公。

在我们这样的国度,没有人能够躲在自己的族群里而成功的,叶亚来之所以能成为老大,不只他维护本族的利益,兴学建桥,还促进了华巫的合作,与马来领袖合作无间,相信他没有如一些现今的所谓华社领袖,肥了自己荷包,典当了友族同胞对我们的美好观感。

这样的一个追寻先人足迹的老街导览深度旅游活动,我们其实走得还蛮悠游的,只是正午城市的太阳实在太大了,最后走到中华大会堂的时候,已经头昏脑胀了。



(后记:拍了一些照片,但是电池出状况,照片恐怕没什么看头,再看要不要放上来了。)

2011年5月14日星期六

一个下午的出走


炎炎下午,当热气快把人逼疯,却又不想在冷气房里闷着时,
你会怎么做?
我选择一个下午的出走。
看了看到附近城镇的几辆巴士,
最后跳上到Sg Ayam 和Segenting 的小巴士。
炎炎午后,昏昏欲睡,
错过了一路上的绿色。
从石文丁开走后,渐渐地,车上只剩下我和另一个乘客,
巴士继续开往阿音港。
看着一路上阳光和影子热情地在树木间的演出,
我分神地瞄一瞄一闪而过
各种各样的高脚屋。
一路上不只眼睛荡漾在绿意之中享福,
连身体也有福玩起轻度的云霄飞车来。
把双脚微微地抬起来,
摆起坐云霄飞车的姿势,
身子随着车子在路面起伏不定的马路上疾驶而微微抛上抛下,
温暖的风扫过脸庞,
吹乱一头微长细发,
怎一个爽字了得!
到了Sg Ayam的河口,
司机Pakcik转头告诉我可以下车去拍拍照。
虽然一路上的风景都是典型的乡野景色,
河口也很典型,
看不出来和别的红树林河口有什么差别,
但是看到辽阔的大海,
还是有种闷气终于找到出口的感觉。
还有,河口岸上那一家马来人的写意,
和热情好客的司机Pakcik,
让我感到不枉这一下午的偷溜行动。
我想我下次有机会还要再来溜一溜,
友善的Pakcik已经把巴士各主站的发车时间
一一告诉了我,还把手机号码给了我,
不怕下次出动要枯等。 :)
所以,我想我是幸运的。虽然现在很难过。
幸运,因为总在长长短短的旅途上遇到友善的人。





Pakcik神气的铁公鸡

2010年11月17日星期三

马六甲之行

十一月的第一个周末我把它送给了我那一处的伙伴们。
我们到马六甲去办了个内部工作坊,其实工作坊内容很简单,
就是检讨过去,展望未来。
我们用了一个晚上和一个早上来进行。
嗯,其实这不是重点,重点是
我们在同一个咖啡厅喝酒吃夜宵还有隔天吃早餐。
那个咖啡厅应该算是颇有名气的
——迦南地艺术咖啡馆。
那里真的很舒服,可以很慵懒,坐在藤椅上
和伙伴们喝点小啤酒
闲话家常,兼“被逼自动爆料”,
只有我没什么好爆的,
静静坐在那里
听他们娓娓道来他们未来的生涯大计。
感觉既亲密又疏离。
就这样。
而值得一提的是,
我们都发现那里有个服务生很像我们的一个学生,
还替他取了个小名。
大概这就是老师的通病了,
世界总离不开学生,还好我们的学校学生不少,
不然还真宅。
隔天我们又到那里边吃早餐边开早会。
终于喝到前一天半夜按捺住好奇不叫的咖啡。
这咖啡馆其中一个卖点就是
他们供应十三州不同的咖啡。
就这么不经意找到他所说的那家咖啡馆。
很特别,所以记下了。
特别选了他家乡的咖啡。
不知道那是不是那里咖啡的真滋味,
就是个“苦”字,
咖啡果然还是那么不适合我。
当然我们这一趟不会放过马六甲道地的美食
——大宝的咖哩面和Ole Sayang的娘惹(Nyonya)餐。
没去吃鸡饭粒,因为觉得味道还好,
而且没那个冲动为了它枯等。
那咖哩面和娘惹餐真的超赞的!

这趟马六甲之行不只是个美食之旅,
还是个购物之旅。
有个伙伴平时很少出远门,
这次就一次性大血拼,
满载而归。
而我们处也买了处衫和一些可爱的小玩意儿
——想想那恶作剧眼镜还蛮好玩的,
就让我们在那摊子前玩了起来,
完全无视旁人的注视。
反正这趟马六甲之行
就是要抛开平日身为老师的束缚
——短裤、小T恤、人字拖,
噼里啪啦地来,
也噼里啪啦地走了。

补充一下:
即使星期日在马六甲也不要忘记在路旁停车要放固本哦!

2010年9月8日星期三

二游哥打丁宜Gunung Pelepah

说真的,我不喜欢爬山,
不,应该说我很怕爬山,
或者也可以说我很懒。
但是这几年却爬了一些山,有座山还一年爬了两次。
虽然也不多,
但不喜欢做、懒得做甚至害怕做的事为什么一做再做?
因为山中有瑰宝。
其实,有时觉得自己就像
前面吊着胡萝卜的驴子。
为了贪看山中的美景、 为了贪图沿路上的新发现、
为了享受在森林里的清新感,
为了终于克服恐惧/困难的成就感,
为了这些胡萝卜,
我再次到哥打丁宜爬山去。
果然又再看到那一小小座的崖壁,
又再卡在那里不上不下。
不过这次至少有一点长进了,
不再那么恐惧,
只是又要让后面的队员等待
而感到心急。
和上次同样的是我不知道该将脚放在哪里。
虽然有高人提点,
但高人的高度和我不同,所以有时还是要靠自己。
不过有高人提点总是不同的,
至少就比较有信心了。

其实,这次的二游,
可能因为最近的心境不同,
而影响了游玩的兴致。
不过还是有和上次不同的收获。
最重要的是认识了两个也爱爬山的女生。
其中一个爬山经验相当丰富,
感觉相当酷又动作俐落,
看到她就像看到“学习”这两个字。
或许我就不会老是怕滑又怕卡在崖壁上了。
或许。
上山的路上我们看到许多刚摘下来的油棕果实;
看到小池塘开了一小片一小片的黄花;
看到路边树上有个柠檬黄的果实,
长得有点像倒过来的南瓜;
摸到长得像绿色毯子的草(?)(或藓?), 很好摸,多摸了几下;
还看到路上有绿色红毛丹就捡起来, 还没吃到果实就被扎了好几下,
原来是栗子;
玩水时又给小虾小鱼舔一舔咬一咬, 而上次降了水位的小湖看来水位没再降,
可能和最近频密下雨有关吧?
下山的路上我们走山路,
刚下了场雨,所以我们一直和山蛭打交道,
还吃到姜果,带点酸带点辛辣,果然是煮东炎的香料。

除了路上有不同的见闻外,
在山上我们这次可以很明显地分工,
男生去砍柴搭烧烤架,
女生扫地搭帐篷。
我们这次又开大食会,比上次的还好料,
这次不止有烧鸡翅,还有烧猪肉, 不止有药材鸡汤,还有炒磨菇蔬菜,
以及新鲜摘下来的栗子。 单吃菜和肉,大家都吃不下饭了,
结果白花花的饭变成了隔天的
鸡汤盖浇饭、面包饭寿司、炒烧肉饭。
而这次点的灯笼好像比上次多,
更有中秋节气氛了,
可惜天公把月亮藏了起来,
不然还可吟诗作对一番 :P
从远处看向营地,在点点粉色灯笼点缀下,
营地充满朦胧诗意。 一条通向外的白沙下坡路
即使在月色缺席下
仍然映出白光。
冲出白光,我们到树林幽暗处寻找水源梳洗。
回到上次的小溪发现水中带点泥锈味,
只好寻到另一处汲水。
这另一处的水白天不知何故上层带有“白带”,
晚上却变干净了。
回到营地大家看着寥寥几颗的星星和营火相映、闲聊,
可惜当晚月娘害羞躲了起来,
连带夜空中流动的云彩也看不见了
——此至为可惜。
另一件让我觉得有点可惜的是
不能二度“成仙”,
因为我这次竟然认不出上次成仙的瀑布。

后记:事隔多日,终于有时间把照片放上来了。

2010年4月11日星期日

永平

永平
=福州面+福州饼+福州菜+百香果+龙珠果+永平中学
以上就是我今天“脚花”坐了接近45分钟车程
到永平得到的结论。

今天随心所至跳上去永平的巴士,
在车上遇到一个相当健谈的安娣,
他告诉我永平好吃的有福州面和福州饼,
还告诉我在永平有很多店都有卖这些食物,
不过最后他还是告诉我他下车的地方对面
就有一间永兴饼家的店就有卖福州饼了,
同一条街较靠近警察局的那间咖啡店(忘了店名)
卖的福州面也很不错。

去到那间永兴饼家,发现规模不小,
有两间店面:一面生产福州饼,另一面是销售部。
发觉它的生意做得那么大不是没有道理的,
姑且不论它的福州饼好不好吃,
单是它对顾客永远有礼貌甚至亲切的招待,
就让人觉得非常舒服了。
当然顾客络绎不绝咯。
看到这样的情景,
我就狠狠买了一袋回去:
有各式各样的福州饼——
礼饼(“大老婆”)两块、
带馅小饼(“小老婆”)两块、
甜饼咸饼各一小包,
以及生面一包、粗面线一包、百香果一小瓶,
合共27令吉。
别以为我这袋很多了,
其他那些顾客买起来好像要囤货舱似的,
动辄就十五个二十个这样买,
我那样已经很小家子气了。

接着再说那个咖啡店。
那店的生意也好得不得了,
在下午二时许还可以忙到团团转的,
可以想象在用餐巅峰时间,
店里的情况应该可以用“客似云来“来形容吧?
看到店里墙上写着各式各样主要以福州菜为主的菜名,
我不禁懊恼自己为什么要吃饱才来。
最后只好打包福州面回去了。
不过福建面黑一点而且味道有点不同
——说不出来如何不同,
可惜回到宿舍时那面已经糊掉了,
不然可以拍了照片放上来这里。
所幸到了宿舍面还温着。
不过觉得东西有一点点贵,
也可能我很久没有出来买大炒和果汁了,
两人分的面加上果汁(RM5)一杯 合共14令吉。

除了购物,当然要到处闲逛。
问当地人巴士站在哪里?
他却问我要去哪里?
我愕住了,不知该怎么说
其实我只想随便逛逛而已。
就随口说了:永平中学。
“那不用坐车,走路就可以到了。
前面那个路口直上转右......
转左......再转右就到了。”
不一会儿果然看到了永平小学1&2校,
还有永平中学。
从外观看,很典型的华小模样
——有个篮球场,校舍密密麻麻,
楼与楼之间有一点空间距离,
但仍显得拥挤。
至于永中,从门口看建筑物群,有点像培群,
但内里不同,明显比培群小很多,
楼与楼之间都是洋灰地,感觉更热了。
还好胜在前面有个孔子铜像,
还有通往外面的那条路的一边墙画有学生的壁画。
从永平回来发现:
去永平单程的时间和市区回学校的时间竟然一样。
也是从永平回来之后,
才忆起某个同事他的老家其实在永平。

2010年2月2日星期二

尾牙,在哥打丁宜Gunung Pelepah

丑年最后一个十六月夜,
和朋友去哥打丁宜Gunung Pelepah爬山看瀑布观明月。
本来这一趟差点不能成行的,
还好最后在朋友的坚持下我们有了一次愉快的爬山记。
看到了几种不同面貌的瀑布,

也看到了两三种不同品种的猪笼草,


还看到了蓝色的蚂蚁。
(嗯,有点“山芭”。:P )

我们还在山上的营地举行小型烧烤会,
大口咀嚼香喷喷的脆皮烤鸡翅,
配以名副其实的“香米”饭、玉米鸡肉和药材鸡汤,
吃到大家肚子鼓鼓的。
(我们的尾牙午餐,色香味俱全。晚上的大餐没拍到。)

不过,要吃到香喷喷的脆皮鸡翅膀,
是要付出代价的,
当天的风他的风向不定,
一会儿往东吹一会往北吹,
所以不管坐在哪里面向火都会被烟熏到,
熏得我们只能把脸藏起来,
眨着泪眼继续烧烤。
那天的风不止让我们有一双“烟熏”眼,
还给我们加了菜--细沙是也。
医饱肚子,到溪边梳洗完毕,
回到营地观月去。
当天的圆月,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还好不至于“犹抱琵琶半遮脸”——那另有其人。
丑年尾牙的月亮,既圆又亮,
照得帐篷内无需亮手电筒也可看得一清二楚。
掀开帐篷门纱躺着看月夜一边和朋友聊天,
别有一番滋味。
第二天我们睡到自然醒才吃过早餐下山去。
做早餐时煤气却不够用,原来是昨天忘了弹上总开关泄了煤气,
还好的是来得及热了昨天的鸡汤,
只可惜没有昨天的热茶喝。
下山我们半途走了另一条捷径,
但是整个过程对我来说还真是有一些难度
——我向来都很怕下山,
常常要花一些时间在想下一步要放在哪里
才不至于滑下山滚下山直接跌下山。
也多亏朋友一路上的照顾,
不然我一定不能爬回下来,
只能卡在那短短的崖壁上哭爹喊娘
(呵呵,这是夸张手法,我还不至于这么逊),
即使爬得下来也跌个五颜六色。


后记:和之前朋友去的照片相比,发现水流量真的减少了,水位也降低了。